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重塑大连国企新辉煌

——大连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之“变”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李楠

国企改革即为“变”,国企改革之“变”在于深化,在于提升。按照2021年11月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今年5月10日,大连召开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工作会议,吹响决战“冲锋号”:上半年完成三年行动主体任务,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前基本完成任务,年底前实现全面高质量收官。与此同时,一份《市属国有企业战略性布局优化总体实施方案》,铺展开了大连国企改革“攻城拔寨”的“作战图”。

今年我市全面实施了市属国有企业战略性布局优化和专业化重组整合工作。这一次,大连锚定新目标:到2024年,培育1至2家资产规模超千亿的企业集团,形成2至3家营业收入超百亿企业集团,新增2至3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一批行业竞争力强、综合实力领先的国有骨干企业蓬勃生长。理直气壮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加快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国企劲旅。务必攻克一批影响国资国企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解决一批过去一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好的历史遗留问题,真正实现脱胎换骨、凤凰涅槃,重塑大连国企的新辉煌。

重组新生 合力突围

11月25日下午,在金重公司的主楼,记者参加了一场远程视频商务谈判会议,经过一番专业的对话,工作人员成功拿下又一压力容器设备订单,每个人的脸上都透着情不自禁的喜悦。金重公司总经理才红广说:“今年以来,在大连重工装备集团管理提升、市场协同、资金帮助等全方位的支持下,金重公司生产经营焕发了新的活力,9月份突破连续多年单月亏损局面,实现单月盈利;10月金重公司实现了订货、回款‘双过亿’,创下7年来单月订货、回款最好成绩。”

晚8时,金重公司重容车间主任王建涛从车间回到办公室,他看了一下手机,显示步数为18603步。这时,手机又响起来:“王主任,您赶紧来车间,江苏恒盛尿素设备往壳体‘穿管子’工序出问题了!”当他再次回到办公室时,已经是晚10时。此时的王建涛并没有倦意,依然滔滔不绝地讲着工厂的变化:“这两个月生产特别饱和,是近7年来重容车间承接尿素设备最多的月份,活多,收入也多,工友们干活带劲……”

重组整合前,金重公司面临着各种困境:资产负债率过高、资金周转困难、搬迁改造多年未完工达产。为此,金重公司曾经寻求各种方法脱困,但无一奏效。可以说,金重公司已经到了不彻底改、不抓紧改就是死路一条的紧要时刻。

重组整合后,重工装备集团利用企业整体平台优势,为金重公司完成了12.4亿元的金融担保置换和高利率贷款置换,每年可节约财务费用上千万元,并投入9000余万元为其补充了生产经营流动资金、搬迁建设资金,补发了拖欠的工资。同时,集团全力推进制约金重公司长远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与旅顺口区区委、区政府联合成立专班,扎实推进金重公司战略性搬迁升级改造,解决了其出海口码头及周边配套问题,困扰金重公司十年的旅顺基地建设问题基本解决。半年时间,金重公司减亏成效逐渐显现、重新焕发了活力。

今年5月,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与大连橡胶塑料机械有限公司、大连金州重型机器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重组整合,成立大连重工装备集团有限公司。重工装备集团成立以来,锚定200亿元营收倍增目标,聚焦主业提质增效,强化协同融合发展,重组整合阶段成效超出预期,主要经营指标实现两位数高速增长,广大干部员工对重组后企业信心倍增,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显著提升。

重工装备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孟伟对记者说,按照市委、市政府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决策部署要求,重工装备集团尊重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规律,牢牢把握企业重组整合的本质和逻辑,聚焦“四大板块”,实施“四核”专业化聚合,创新整合模式,催化“三大协同”化学效应,运用系统思维打好“加减乘除”组合拳:全面提速做好“三个加法”,即“产品、服务+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生产制造+机器代人,核心板块+投资升级改造”;坚决压实做好“三个减法”,即“精干高效设置组织机构和管理人员定岗定员,盘活处置低效、无效、闲置土地、厂房和设备资产,专业化整合和出清长期亏损、非核心业务和板块”;多管齐下做好“三个乘法”,即“市场化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协同运营发展”;对标提升做好“三个除法”,即“全员劳动生产率、销售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上下同欲,打好打赢重组整合攻坚战。

穷则困,困则思,思则变,变则通,通则富。重组整合以来,重工装备集团做了大量细致工作,解决了多项“疑难杂症”,盘活闲置土地面积115万平方米、盘活闲置厂房39万平方米,并利用闲置土地和厂房,启动实施投资总额42亿元、2024年形成年新增50亿元增量收入的5个投资项目,重组整合成效超出预期,生产经营保持良好势头。1至10月份,重工装备集团实现销售收入96.5亿元,同比增长16.6%,利润净增长1.5亿元。其中其核心经营主体——大连重工(股票代码002204)三季度业绩公告显示,1—9月份,实现销售收入74.5亿元,同比增长18.2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4.86%,主要经营指标创9年来同期最好水平,当前市值从6月初至发稿日增长50%,市值超百亿。重工装备集团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动力不断增强,为2024年实现营收200亿元倍增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我市组建了9户产业集团和2户平台公司,推动国有资本向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科技转化、海洋经济、高端装备、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领域集中,进一步增强了国有经济引领带动作用。今年8月新产业集团及平台公司陆续挂牌成立,重组整合后市属国有企业由35户精简到20户,主责主业更加突出、资源要素更加汇聚。

新集团组建后积极探索产业调整、转型升级的“新赛道”。大连英歌石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按照“两年见雏形、五年全面运营”的要求,举全市之力高水平规划建设英歌石科学城,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策源中心;大连农渔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从育苗育种、网箱养殖、南部海域开发利用、海洋牧场建立、预制菜生产供应等环节全面布局海洋渔业产业链板块;新组建的大连康养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参与了两个区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启动两个普惠养老项目建设,发挥养老服务国有引领示范作用,助力我市银发经济发展;大连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参与国家足球改革工作,接管大连人俱乐部,通过举办体育嘉年华系列活动,促进体育消费,推动城市体育产业发展……

求新求变 创造价值

11月27日,记者来到大连新晋的网红打卡地——冰山慧谷,这里有随处可见各种蝴蝶的形象。蝴蝶是蜕变而来,冰山慧谷,这个已经有800家小微企业的创新创业园区也是由一座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厂区蜕变而来。在这里,每个角落都能感受到历史与现代相碰撞出的那种具有张力的美。

“变”为这个有着92年历史的老厂区带来生机,“变”也让有着92年历史的老厂——冰山集团展现出勃勃生机:这个“老字号”不断产出令人惊艳的“新字号”。今年,包括工业制冷制热、空调与环境、商用冷冻冷藏、工业互联与智控事业、智慧零售、生物科技等冰山事业领域不同细分市场的不同赛道都跑出了好成绩。

在冰山慧谷800家小微企业中,有一家“大”公司——隶属于冰山集团的冰山技术服务(大连)有限公司,用数字为冰山集团的冷热产业赋能。今年,它迎来发展的新拐点,冰山与中国工联院联合建设的国家工业大数据中心冷热装备行业分中心,已经在冰山服务启动建设。冰山将投资1500万元,利用数字孪生等新技术,赋能冰山的冷热事业,升级冷热装备的智能制造,为客户提供包括能源管理、安全管理、运维管理的全生命周期的智慧服务新供给。

在冰山服务今年迭代升级到3.0版的冰山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前,董事长纪志坚对每个板块业务如数家珍。他指着平台上工业制冷制热、工业节能、智慧零售、冰雪工程等细分市场近800多家客户的数据,告诉记者,这个平台服务的对象正在不断延链、出圈,客户在两年内翻了一番,让冰山服务在新赛道上实现在行业的领跑。

冰山服务的迅速成长,是主要做了两点突破。一个是业务上向外拓展,依托冰山冷热产业链,做全产业链上的冷热服务,拓展线下服务网点的服务范围,产业链上产品什么都能修。一个是利用5G技术进行AR远程指导,通过服务标准化、数字化,降低服务人员的门槛,通过规范安全的服务,让客户用得放心;通过数字化实现运行的可视化、可知化,让客户用得省心;通过新技术、新算法,让系统节能减碳,让客户用得开心。以天津某冷库为例,仅通过线下机房托管的专业化服务一项,冷库可节能12%;今年在商超便利店领域新推出的算法节能方案,可节电15~20%。与大连理工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中央空调用智能冷却塔,依靠优化后的算法,有的项目节能达到62%。这些技术与服务的交叉与融合,促进业务的快速成长,全年预计成长30%以上。针对冷热不同细分市场、不同应用场景对冷热装备、服务的需求,冰山用工业互联网给客户提供了贴心、暖心的小棉袄。

企业迅速成长离不开人,谁能想到,这个如今拥有500多位技能人才的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在7年前刚成立时只有一个本科生。如何汇聚如此多的人才,并使之践行冰山的经营理念?冰山集团在冰山服务等企业试点推进经营团队和骨干持股,让这些核心人才成为各企业和冰山的事业合伙人。目前,冰山在两个着力打造的“新字号”推进 “新混改”,很快就释放出红利,两个分别成为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加速迈向资本市场。

董事长纪志坚对记者说:“冰山集团能够把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实现同比的稳定高质量成长,并在节能减碳等冷热事业各细分市场不断取得突破,这不仅检验了冰山近年来创新发展的底蕴,更彰显了今年主动求新求变的价值。冰山上下正在把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落实到2023—2025年新的事业发展规划中去。”

作为我市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探路者,冰山集团一直在进行体制机制之变,将企业人才变为事业合伙人。冰山集团不断创造体制机制创新的新红利,不断转化为创新发展的新动力,加快做大做强做优冷热事业各大板块,积极汇聚发展的新动能。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连文化产业集团组建以来,第一时间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理顺内部管理制度,优化岗位设置,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全力为子公司提供保姆式服务。通过改革,集团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1—10月集团总收入2.53亿元,利润总额4100万元,上缴国有资本收益金近千万元,集团利润率水平已经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大连市新华书店在2022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上,喜获全国最美书店国家级殊荣,在全省独占鳌头;各出版社、国有文艺院团的面貌也发生了彻底变化,用一部部响当当的上乘之作,交出了一份合格的改革答卷。杂技团《蒲公英·远方》成功斩获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歌舞团原创舞蹈《龙凤仪》喜摘辽宁舞蹈“荷花奖”金奖,并成功入围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杯”古典舞终评;话剧团《无风地带》获辽宁省“五个一工程奖”;大连出版社《大造船》荣获省“五个一工程”奖……

针对大连国有经济总量相比其他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增长缓慢的痛点,此次改革突出顶层设计,以“管资本”为基本思路,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提升国资监管效能。把监管重点放在管好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上。因此,去年9月中旬开始,我市筹备组建国资运营公司,并以公司为抓手推进市属国企战略性布局优化。此后,市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工作进展情况,多次组织市国资委、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研究讨论。

2021年12月,我市成立大连市国有资本管理运营有限公司,在市国资委授权范围内履行国有资本出资人职责,具体发挥“调结构、促流转、防风险、保增值”的功能作用。我市以国资运营公司成立为契机,改革并建立以管资本为主的工作机制,从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三个层面,找到切入点,充分发挥国资运营公司市场化、专业化的积极股东作用,完善市属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是我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探索建立起来的新模式。

加快推进国资监管职能转变,要把监管重点放在管好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上来。厘清与监管企业的职责边界,将应由企业自主经营决策的事项归位于企业,该管的科学管理,决不缺位,不该管的依法放权,决不越位。

创新驱动 不断超越

11月28日,在瓦轴集团特大型轴承生产现场,记者看到,8兆瓦主轴轴承内外套顺利完成加工,并缓缓进入装配间。检测结果显示,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标准要求,顺利通过了客户验收。

主轴轴承是风力发电机的核心部件,素有风机“心脏”之称,由于技术壁垒高、国产化率较低,国内市场被国外品牌垄断。瓦轴集团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和研发力量,在风力发电机轴承的研发和生产中取得了持续突破。

“随着客户研发的新机型增多,桨叶变长,要求轴承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更细致的仿真校核,以满足客户的定制化要求。”瓦轴风电轴承研究所所长苍施良对记者说,“在研发过程中,瓦轴研发团队将设计技术、材料技术和制造技术相结合,攻克了多项‘卡脖子’难关,研发了圆锥滚子和调心滚子两种类型主轴轴承,配套风机从4兆瓦到8兆瓦,实现了当年研发当年大批量为客户供货。而且,多规格风电轴承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

“大兆瓦风机主轴轴承尺寸增大,精度要求高,制造难度特别大。我们通过不断地工艺攻关,压缩了生产周期。”瓦轴特大型轴承分公司技术科长林长清说,“目前,风电主轴轴承订单翻倍增长,4兆瓦至7兆瓦主轴轴承供不应求。”

在瓦轴集团,不仅风电轴承,盾构机刀盘轴承、硅钢森吉米尔轧机支承辊轴承、齿轮箱轴承等高端产品也相继研制成功,为客户实现了替代进口产品,订单正在稳步增长。

瓦轴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军向记者介绍了瓦轴集团最新的进展:国内领先的全智能化精密角接触球轴承生产线已经投产,开始批量为客户提供替代进口的新能源汽车用轴承和精密机床用滚珠丝杠支撑轴承;位于大连自贸片区的风电主轴轴承项目正在加速建设中,明年6月份第一条生产线投产,将导入新的发展理念、先进的管理方式、国际化的人才队伍和绿色低碳智能的制造模式,为我国风电新能源等“高精特新”装备实现国产化替代。

今年,瓦轴集团加大投资改造力度,立项投资10亿元,重点推进风电主轴轴承等12个重点项目。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夯实欧洲研发中心、建设上海研发中心,通过打造基础性、先端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数字化、国际化四大研发平台,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聚焦解决“卡脖子”问题,与国内知名高校开展合作,突破高端产品研发设计及制造关键技术,在替代进口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刘军说:“我们要聚焦创新驱动,推动产业向高端迈进;聚焦数字赋能,构建轴承产业新业态;聚焦资本赋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力以赴打通瓦轴三年过百亿‘最后一公里’。通过努力让员工在企业改革发展中收获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大连挺进‘万亿GDP城市’贡献瓦轴力量。”

创新是变,是突破,是提升。我市实施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搭建“合作创新平台”,打造优势互补的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模式。推动监管企业加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等平台建设,促进科技资源对外开放和共享。截至目前,市国资委出资企业共建立各类公共研发平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42个。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市国资委借鉴先进省、市的经验做法,结合实际,引导企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企业,持续聚焦新领域,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核心竞争力。

编辑:赵洁